安全管理网

发表时间: 2025-04-10 12:47:32 发布者:工程案例

  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呼吸、心跳停止,立即进行心肺复苏术。就医。

  遇明火、高热可燃。与氧化剂可发生反应。受高热或与酸接触会产生剧毒的氰化物气体。受热分解释出高毒烟雾。容易自聚,聚合反应随着温度的上升而急骤加剧。若遇高热,容器内压增大,有开裂和爆炸的危险。

  消防人员须佩戴防毒面具、穿全身消防服,在上风向灭火。尽可能将容器从火场移至空旷处。喷水保持火场容器冷却,直至灭火结束。处在火场中的容器若已变色或从安全泄压装置中产生声音,一定要马上撤离。

  隔离泄漏污染区,限制出入。消除所有点火源。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防尘口罩,穿防毒服。穿上适当的防护服前严禁接触破裂的容器和泄漏物。尽可能切断泄漏源。用塑料布覆盖泄漏物,减少飞散。勿使水进入包装容器内。用洁净的铲子收集泄漏物,置于干净、干燥、盖子较松的容器中,将容器移离泄漏区。

  密闭操作,局部排风。防止烟雾或粉尘泄漏到工作场所空气中。操作人员一定经过专门培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建议操作人员佩戴自吸过滤式防毒面具(半面罩),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穿防毒物渗透工作服,戴橡胶手套。远离火种、热源,工作场所严禁吸烟。使用防爆型的通风系统和设备。在清除液体和蒸气前不可以进行焊接、切割等作业。避免产生蒸气或粉尘。避免与氧化剂、酸类接触。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及泄漏应急处理设备。倒空的容器可能残留有害物。

  通常商品加有阻聚剂。储存于阴凉、通风的库房。远离火种、热源。防止阳光直射。保持容器密封,严禁与空气接触。应与氧化剂、酸类、食用化学品分开存放,切忌混储。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储区应备有泄漏应急处理设备和合适的收容材料。

  空气中浓度超标时,必须佩戴过滤式防毒面具(半面罩)。紧急事态抢救或撤离时,应该佩戴空气呼吸器。

  工作场所严禁吸烟、进食和饮水,饭前要洗手。工作完毕,淋浴更衣。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

  螺纹口玻璃瓶、铁盖压口玻璃瓶、塑料瓶或金属桶(罐)外普通木箱;螺纹口玻璃瓶、塑料瓶或镀锡薄钢板桶(罐)外满底板花格箱、纤维板箱或胶合板箱。

  查看本部分数据需要权限,如果您是安全管理网VIP会员,请直接点击查看。

  下列法律和法规和标准,对化学品的安全使用、储存、运输、装卸、分类和标志等方面均作了相应的规定:

  本安全技术说明书格式符合我国规定要求,数据来源于国际权威数据库和企业提交的数据,其它的信息是基于公司目前所掌握的知识。我们尽量保证其中所有信息的正确性,但由于信息源自的多样性以及本公司所掌握知识的局限性,本文件仅供使用者参考。安全技术说明书的使用者应依据使用目的,对有关信息的合理性做出判断。

  安全管理网对该产品操作、存储、使用或处置等环节产生的任何损害,不承担任何责任。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