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酚A与双酚F:对比下的思考与拷问

发表时间: 2024-12-21 01:39:15 发布者:耐高温漆

  无论是是否意识到,实际上你有很大的几率会接触到双酚F,甚至有很大可能接触到很高剂量的双酚F。如果真是这样,你会感到担忧,又会怎么做呢?

  直到几年前,双酚F还是众多工业用化学品中籍籍无名的小辈,用于合成一些树脂和涂层。也没理由会认为你可能接触到双酚F,更不要说到多大的量了。可是当几年前瑞士联邦食品安全和兽药办公室(FSVO)的几位科学家报道了淡味芥末中含有相当高含量的双酚F,这一发现又被德国政府机构的科学家予以证实时,情况出现了改变。比存在更令人吃惊的是,这些研究也在报道中指出:双酚F并非污染所致(外源性),而是天然存在于芥末种子中的成分在加工成为芥末过程中产生的。

  而就在近期,欧洲食品安全局(EFSA)的一组科学家又报道了一些用作膳食补充剂的可食用植物和中药材中也含有双酚F。就像在芥末中一样,双酚F天然存在于这些植物中并且有很大的可能性在其它用于食物或补充剂的植物中也天然存在双酚F。

  即便如此,那么此发现在多大程度中可以让我们担忧呢?毕竟双酚F是自然产生的,平时我们才吃多少芥末和中药材呢?从之前发表的数据能够准确的看出,摄入的量可能会很低,至少对部分人是这样。因而,我们可能非常容易就得出结论,通过食物摄入的双酚F无需担忧。有了这个结论,你内心的石头估计很快就落地了。但如果再听到下面这句话,你可能又开始纠结:双酚F与另一化学合成的物质双酚A是“近亲”。

  双酚A,这个被“低剂量下引起多个潜在健康影响”的争议围困多年的“知名”化学物质,已经历了一轮又一轮禁用的“呼吁”和“动议”。尽管关于双酚F研究的很少,禁用“呼吁”和“动议”也曾指向了双酚F。那么问题来了,现在我们要不要基于上述研究结果,“呼吁”和“动议”把含双酚F的芥末和中药材禁掉?!

  科学上有个名为“生物监测”的科学方法,该方法是测定人体对化学物质暴露的最好的方法之一,这涉及到对生物组织和体液中化学物质的原型或代谢物的测定。对于双酚A来说,生物监测尤其有用,因为双酚A在摄入人体后快速且完全地通过尿液排出体外。通过测定尿液中排出的量就可以很容易地知道摄入人体的双酚A的量。在过去的15-20年中,在整个世界就双酚A已经开展过超过100个尿液生物监测的研究,这些研究的结果为双酚A的摄入(暴露)量是非常低的。

  现有多个方面数据显示,双酚F摄入人体后也会通过尿液快速排出。这在某种程度上预示着尿液的生物监测对测定双酚F的摄入量也同样有效。或许是出于其它双酚类物质已大范围的使用在双酚A替代品的(错误)认识,近些年,确实也有很多研究开展了双酚F的生物监测研究。

  如果把两者的尿液生物监测结果作对比,我们会有很多有趣且增长见识的发现。在每个研究中,双酚A的检出率高于双酚F;对于很多参与者来说,尿液中的双酚F的含量(如果认为含有的话)均低于可检测到的最低水平。而相比而言,双酚A在几乎所有参与者的尿液中均有检出。这是符合预期的,因为双酚A使用十分普遍,尤其是消费的人可能会接触到的消费品。同样地,双酚A的一般水平也高于双酚F,基于同样的原因,这也是符合预期的。基于两个物质的用途,我们也有理由预见双酚A的暴露(接触量)高于双酚F。

  有趣的地方是当我们比较顶配水平时,每个研究中双酚F的顶配水平均高双酚A!其中一个研究中双酚F的顶配水平竟是双酚A的八倍!基于两者的实际应用、检出率和一般水平,这个结果是不符合情理的。但是,假如发现最高的摄入水平对应的是食用芥末(或用了含双酚F的中药材)的研究参与者个体,这就在情理之中了。

  报道最高双酚F含量的研究人群是来自加拿大的一组女士,在其孕中期(中期妊娠)进行尿液样本采集,然后在产后3个月又再次进行了采集。研究人员同时也对尿液采集前的24小时摄入的食物进行了调查。实际是,这两位尿液双酚F含量最高的研究参与者报告了自己曾在采集前的24小时时间内食用了淡味芥末。基于该结果和搜集的其它相关膳食数据,研究人员得出结论“ 对于双酚F,食用芥末可能是重要的暴露来源,尤其是对于最高暴露量的人群来说 ”。此外,研究人员也对每位参与人的双酚A和双酚F的摄入量进行估计。与全球其它的生物监测研究一致,所有的双酚A的摄入量均低于双酚A的安全摄入限值,即便是采用欧洲的最严格的可耐受每天摄入量也是如此。

  但是,对于双酚F的最高摄入量的研究参与人来说,其它双酚F的摄入量已超越了双酚A的安全摄入限值了!针对双酚F还没有设定特定的安全摄入限值,但由于双酚A和双酚F的很大的相似性,采用双酚A的限值来替代也是合理的。

  如果我们按照“预防原则”的逻辑,很明显,我们要考虑禁掉淡味芥末和那些含双酚F的中药材了。毕竟,人体的暴露量可能会因其而处于不安全的水平,这个证据是真的确凿!但到目前,还没有人呼吁为此采取行动,似乎也有充分的理由不去这么做。首先,芥末和中药材已经有几百年的使用历史,尚未发现其导致的恶果。正如第一篇报告的作者针对双酚F和芥末指出的那样“ 现在我们意识到,作为一种广受欢迎的调味品,双酚F已有几百年的食用历史 ”和“ 我们没发现哪个研究把食用芥末与人体健康的风险升高相联系 ”。

  正如两位欧洲有经验的人指出的那样“有人可能会问关于几百年的双酚F低剂量暴露或短暂的高剂量暴露是否会对人体健康造成有害影响或内分泌方面的健康影响 …但是,看起来这不可能… ”。那么对于使用历史比芥末更长的中药材来说,即便我们大家都知道双酚F也在其中含有,这(健康影响)就更不可能了。

  或许更重要的是当前关于双酚A的科学现状。上文中用到的作为双酚F替代安全摄入限值的双酚A TDI值是EFSA 在2015年非常保守地设置的暂定TDI值。其被冠之以“暂定”的原因是EFSA已打算在关于双酚A的重量级研究CLARITY-BPA的结果公布以后重新对此做评估。尽管EFSA的评估起步,我们去年就已获知CLARITY-BPA研究的结果。该研究为解决双酚A安全性存在的不确定性,由美国FDA的科学家实施,其范围和重要性对于双酚A来说也是史无前例的。其结果为:即便是人体终生暴露,双酚A也不太可能对影响健康。正如研究的主要执行人声明的那样:即便在与一般人体暴露水平非常接近的水平上,“双酚A也没有引发清晰、生物学上合理的不良影响”。

  尽管CLARITY-BPA的研究结果仅仅直接适用于双酚A,鉴于双酚A和双酚F化学上的相似性,其对于双酚F的安全性也是有借鉴意义的。我们有理由相信,含有双酚F的芥末和中药材在未来的几百年依然会跟我们形影不离。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