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动姑妈篮球的人们:蝴蝶妈妈的世界杨阿妮的世界

发表时间: 2025-03-28 09:12:37 发布者:欧宝全站app-沥青类

  我们很有缘,她现在的工坊“蝴蝶妈妈的世界”,是我前期受人之托作的文案策划。

  虽然已经40多岁了,她仍然是我眼中的女孩子。一个一直倔强而非常努力的女孩。

  雷山农村的女孩读书,是非常艰苦的。家庭条件是一方面,乡村偏远是一个方面。

  1987年8月,我选择了从大塘民族小学调到报德小学。很多人笑我,我那时心里说: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他们笑我的是,大塘民族小学到雷山,就是13公里的路程,很多人想分配或调动到那里,都求之不得,而我调到的报德小学,先是从雷山县城坐车13公里到郎德镇,再走10公里的路才到报德小学,我怎么会反其道而行之。

  我得把情况告诉你:大塘民族小学与中学是在一起的,老师多,我如果想进修考大专(教育学院),我数了数排在我前面的老师,我得至少等10年才有这个机会。而报德小学随便什么时间都能考。我到报德小学工作两年后,就考上了州教育学院,毕业就直接分配到县城关的丹江中学(现第三中学)了。这是不是直的拳头打不伤人,退后的拳头才打伤人呢。退一步,进十步,你是否认可“以退为进”是一种智慧呢。

  乌肖苗寨,是报德辅导区的一个教学点,我第一年就被安排到乌肖苗寨去监考,算是认识了那个偏远的苗族村寨。后来通路后,就和朋友们经常去采风,熟知了这个苗寨。

  杨阿妮的成绩不是很突出,加上家庭经济的困难,她选择了雷山民族职业技术学校。也许,这个选择,才是她成就自己一生的最佳选择。

  一个农村女孩,成为贵州省第十三届人大代表、全国巾帼建功标兵、贵州民族刺绣艺术大师,所得到的认可,这需要多大的付出。

  我在政协的时候,带出了几个苗族歌星,其中一个说了一句:杨哥,我们没文化。

  她们熟知熟唱几百首的苗族情歌,几百首的苗族嘎百福叙事歌和酒歌、古歌,你能说他们没文化吗?你敢说她们没有文化吗?难道苗族文化不是文化。所以我回她们说:你们不是没有文化,你们只是没有汉文化,你们都是苗族的文化大师呢。

  实际上苗族女孩,她们从小就在母亲的苗族歌谣和刺绣文化的影响渐渐长大的。甘小芝是一个,杨阿妮是一个,杨海芬是一个……基本上那个年代所有的苗族女孩都一样。

  杨阿妮从小就在母亲的背上感受到了母亲调芦笙的节奏,在母亲夜里刺绣的时候得到了苗族歌谣的熏陶,儿童的时候目睹母亲的苗绣技艺,她在骨子里早就在心中栽下了苗族刺绣技艺的种子。6岁起,母亲就开始一针一线的教她学习苗绣技艺。学习苗族刺绣技艺是考量一个女孩成长之后的生活技能的,也体现出一个女孩的个性成长的最好的一种方式方法。杨阿妮母亲看到她聪明好学,就开始手把手地传习她苗绣技艺。杨阿妮学得十分投入,八九岁就掌握了苗绣的基本要领,还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帮助母亲做一些苗族服饰刺绣成品了。

  1998年8月在职校民族艺术班专业深造苗绣技艺毕业的她,又深入苗寨乡村,拜师学习苗绣技艺和收集民族民间传统苗绣作品,外出考察先进的刺绣经验和技术,2003年正式出师之后即成为了雷山苗绣行业的一颗璀璨明珠。

  2003年,杨阿妮在雷山县城租赁门面,注册个体工商户,加工销售苗族刺绣、服饰品。在加工经营过程中,无论是亲朋好友、回头客户或是首次交易客户,她都一视同仁,一样的热情服务,把不同的品质、不同的价格认真的介绍给客户,让客户通过你自己的需求来做选购,并且认真细致地向客户介绍产品使用、保养、洗涤的需要注意的几点,使顾客十分放心的购买,回头客率不断的上升,开始创业的第一年,经营时间只有5个月,营收16.2万元,创税0.6万元,实现利润3.19万元,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由于杨阿妮在创业道路上,诚实守信,技艺过硬,质量放心可靠,工艺精湛,价格合理,赢得了众多购买的人的信任,经营业绩逐年上升,所加工的苗绣产品逐渐供不应求。为扩大生产规模,于2008年7月,注册成立了“雷山县阿妮绣业有限公司”。企业成立后,杨阿妮把母亲传授给自己的苗绣技艺、在职校所学到的专业相关知识和到外地学习别人先进的技术有机地融合起来,潜心开发新花样,积极改进老产品,在充分保留苗族传统苗绣风韵的基础上,不断更新换代,产品更精致,花样更靓丽,受到了广大苗族消费者的喜爱。公司在生产销售苗族传统产品的同时,还开发生产苗族演出服装、绣锦带、织锦领带、刺绣工艺内衣、刺绣工艺背包、刺绣工艺手包、刺绣工艺钱夹、各种刺绣工艺旅游商品等40多种产品,适应了不同的市场需求。产品除了省内外广大苗族同胞、文化团体穿戴使用外,通过旅游拉动、媒体宣传、公司推荐、参加各种展示展销活动等,省内外、国内外游客纷纷购买,尤其是上海、北京、福建、广东、重庆和港奥台地区以及美国、澳大利亚等国的客户,经常以邮购方式购买,销售形势较好。

  2008年9月,贵州省第三届旅游发展大会在西江千户苗寨举办,为苗族刺绣的发展提供了难得的契机。趁着西江旅游市场的火爆势头,杨阿妮在西江开办了一个刺绣专卖店,赢得了国内外游客的青睐。

  “游客对我们苗族文化非常感兴趣,我感觉自己生长在最好的时代,抓住了机遇,走对了路。”杨阿妮说。

  为宣传公司形象,展示展销公司产品,提升公司知名度,扩大公司的经营业务,2009年9月又在西江景区成立“雷山县阿妮绣业有限公司妮花锦绣分公司”,扩大刺绣工艺旅游商品业务,为贫困苗族妇女改善就业、创业和增收致富提供了较好的平台。

  杨阿妮积极传习自己的苗绣技艺给广大贫困苗族妇女,尤其是她于2009年4月参加联合国教科文化徽章培训会时,展演展示自己手工制作精湛的苗绣作品,震撼了整个培训会议,给联合国相关组织、机构留下了很好的印象,在杨阿妮的积极争取和引荐下,2010年6月,北京服装学院艺术学院专家蒋立税老师、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民族手工艺品专家陈立老师到雷山来举办民族服装刺绣培训班;2010年9月,杨阿妮又争取到“联合国文化经济技术援助项目”的项目资金11万元,对雷山县有苗绣从业愿望的贫困苗族妇女进行苗绣技能培训,共举办三期培训,每期5天,参加培训人员共60人;2010年10月,联合国——西班牙千年发展目标基金会在雷山举办“中国文化与发展伙伴关系千年发展项目手工产业创意提升培训班”,培训班参加的40名人员中,通过杨阿妮引荐和举办的各类培训后,这些苗族妇女的自主创业能力显著地增强,有140人掌握苗绣技艺的苗族妇女加工苗绣产品营销售卖,取得了良好的效益。2012年以来雷山县有9名绣娘注册成立了微型企业,政府给予5万元无偿扶持资金已落实到位。为了整合优势,协作完成批量苗绣产品加工业务,共同研发苗绣产品,依托公司平台批量销售,2009年11月,杨阿妮发起成立了“雷山县苗族绣业艺术协会”,并当选担任会长,现有会员90人。取得上述成效后,更进一步地激发了继续开展刺绣技能传习培训的热情,自2008年以来到2017年底止,杨阿妮共开展苗族刺绣技艺培训28期,培训人数1300余人。杨阿妮不仅自己创业取得了一定成就,而且带领苗族妇女共同走上成功创业之路,付出了较大的努力和牺牲,为社会减轻就业压力,助推扶贫攻坚作出了积极的贡献。她主动开展苗绣技艺进校园、进单位活动,分别到雷山县丹江二小、雷山县职业技术学校、雷山县旅游局等单位传习苗绣技艺讲课,使这些学校的师生、单位职工基本掌握了苗绣技艺的基本知识和技能,为传承苗绣技艺打下了基础,取得了很好的实效,为丰富节日活动作出了贡献。2020年9月3日,中央电视台专门到她的苗绣技能传习所拍摄专题,体现她带动当地妇女家门口打工和自主创业的事迹。

  绣娘罗永英,嫁到格头村后丈夫去世,留下了两个孩子跟着她生活。2017年杨阿妮在县妇联开展的“一村一户”的技能培训中认识了罗永英,罗永英腿部残疾。杨阿妮非常同情罗永英的遭遇,所以在2019年的时候,她邀罗永英入驻公司做工,由于要经常加班,而罗永英总是不参加加班工作,后来了解到情况后,她就更加的关心她,后来还促成了她婚姻上的幸福。如今,罗永英一直追随着杨阿妮。

  除了罗永英,杨阿妮还做了很多善事,比如拉来很多老板的赞助,资助30多名的孤儿读书等等,一些直接从小学资助到大学毕业。

  村里的公益,她是最积极支持的人之一。2024年的姑妈回娘家,她一下子给60岁以上的老妈妈们资助了55件苗族服饰,价值1.5万元。村里的篮球等活动,特别是姑妈篮球在农村普及之后,她也2000、3000的支持出去,只为心中的那份永远不能磨灭的情怀。

  梅花香自苦寒来。杨阿妮在创业道路上所付出的艰辛,也获得了良好的回报,多次荣获州、县“名匠”和“名创”称号,所办的公司也因此获得了“贵州省少数民族传统手艺传习所”“贵州省保护传承示范基地”“贵州省锦绣计划巧手脱贫基地”等称号,她先后被授予“全国巾帼建功标兵”“贵州民族刺绣艺术大师”等荣誉,并获得高级专业方面技术高级工艺师,当选贵州省第十三届人大代表、黔东南州第十五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委员。

  荣光来自于勤劳与智慧。一路走来,杨阿妮在创业中很多时候遍体鳞伤,但她为社会、为国家所作出了的贡献,照亮了自己的一生,也照亮了很多妇女的前程。

  中国散文学会、中国诗歌学会会员,黔东南作家,雷山非遗专家,苗医协会秘书长。主编出版《雷山苗族情歌》《雷山苗族巫文化》《雷山苗族故事》等书籍。



最新文章